第四七六四章 墓葬-《鉴宝秘术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说实在的,如果没有这些殉葬品,现在人对中国历史的了解,恐怕根本没办法像现在这么多。

    毕竟即便是史书中记载的很多事情,也是需要实物来做论证的。

    我是搞收藏的,向来喜欢在史书中寻找古董资料,然后再去利用这些资料寻找实物。

    迄今为止,倒也真得找到了不少让人兴奋的东西。”

    张天元喜欢考古的原因,或许还是基于他对古董的一种喜爱。

    事实上,为了能够更深刻地了解考古和古墓发掘。

    张天元可没少下功夫。

    他将中国的墓葬史以及墓葬结构等等都进行了深入了解,靠着过目不忘的本领,甚至牢牢记在了脑海之中。

    这将有助于他在富城寻找古墓。

    中国古墓葬墓与葬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种事物。

    “墓”是指放置尸体的固定设施,“葬”则是指安置尸体的方式。

    在考古学上,二者常被合称为“墓葬”。

    在墓葬中﹐往往还包含着各种随葬的器物。

    自古以来,由于受“祖先崇拜”以及“事死如生”等传统观念的影响,人们对丧葬十分重视。

    因此,墓葬资料所提供的就不仅仅是埋葬习俗和墓葬制度本身,往往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政治、经济、生产、生活、风俗、宗教、观念等方面的情况。

    所以,墓葬所展现的埋葬习俗与埋葬制度常常被视为当时社会的缩影,墓葬研究就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。

    “墓”作为放置尸体的固定设施,是随着人类文化的进步而发生的,并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。

    最初的时候,对尸体的处理非常简单。

    《周易·系辞下》云:“古之葬者,厚衣之以薪,葬之中野,不封不树,丧期无数”。

    即用茅草裹尸,弃置荒野了事,并不挖墓穴。

    后来,人们可能不忍心看到亲人尸体被禽兽所食,开始掩埋尸体,于是就出现了专门放置尸体的墓穴。

    在旧石器时代,由于人类经常利用天然洞穴作为住所,故也常利用天然的洞穴或岩棚作为墓地以安置尸体,如山顶洞人的墓就与住所处于同一洞穴之中。
    第(2/3)页